首部完整記錄上海外灘百年沿革紀錄片 國際平台發光

歷經兩年,由國家地理頻道與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首次合作、著名紀錄片導演周兵領銜《紫禁城》攝製團隊共同打造大型歷史人文的HD高畫質紀錄片-《透視內幕:上海外灘》,即將在9月30日(週日)晚上10點在台灣與香港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菲律賓、越南做全亞洲同步首播!之後,這部紀錄片,也將於在全球許多國家安排播出,屆時國際觀眾將同時見證紀錄片中許多上海珍貴、難得一見的歷史畫面與圖片,細細品味上海外灘160年來,許多重大變革的萬種風華!這也是以上海外灘為主題得以藉由國家地理頻的全球平台,首次在國際首次發光的紀錄片。
上海這個海納最多異國多元文化的東方明珠,擁有許多豐富的人文風情,有趣的是,近年上海情侶談戀愛的聖地,竟然是外灘的河堤兩岸,風光明媚的假日,情侶之多,形成了舉世聞名的「情侶牆」。早在上海舉辦世博前,國家地理頻道、上海紀實頻道與周兵導演三方,洽談之下,即有共同合作製拍《透視內幕:上海外灘》紀錄片初步計畫。2010年開始落實,有別於《紫禁城》、《敦煌》,早在籌備拍攝之初,國家地理頻道即已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拍攝內容探討,同時《透視內幕:上海外灘》不但是上海紀實頻道投資規模最大的紀錄片,也是首次由上海紀實頻道、中國大陸的紀錄片導演、攝製團隊與國家地理頻道聯合製作。
紀錄片前後製作時間長達2年多,訪問的學者有來自中國大陸,如上海、北京的學者,也有來自法國、英國、美國大學或歷史研究所的學者,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主要來自中央新影集團,比如1898年中國最早的電影膠卷, 1912年關於辛亥革命的影像,則是由一位美國攝影師拍攝,1927年上海事變的影像內容,則是由一位蘇聯攝影師所拍攝。
上海外灘有160多年歷史,至少涉及上百人影響上海外灘沿革的精彩故事,如何精選精彩故事、又可以完整呈現上海外灘的歷史,最後《透視內幕: 上海外灘》精選不到10位非常具有指標性的人物,首先,很少人知聞的赫德,來自英國的赫德,原是清朝的翻譯官,他首創畫地專區管理外國人,減少華人與洋人的紛爭,而且將外國的海關制度,移植到清朝,開創了中國的海關制度。赫德這位外國人,為當時財政窘迫的清朝,創造了豐潤的關稅收入。
其次,是身分多面向、對上海造成深遠影響力的杜月笙,他是近百年來影響力第一的幫會首領,無論國、共時期,敏感的政治局面,他都能游刃有餘做出影響力。
此外,從外國來上海淘金的富豪-沙遜,他所建造的華懋飯店,就是現在和平飯店的前身,當時是上海著名的地標,這個巨富對上海的重大影響,最鮮明的是當時在上海有28棟超過10樓以上的高樓,其中,就有6棟是沙遜所建造的,這個來自外國的富豪,徹底重新改變了了外灘的天際線,而且喜愛夜生活的沙遜,所造成夜夜笙歌的”夜上海”形象,至今仍然是上海為近代令人印象最鮮明的形象。
談到拍攝《透視內幕:上海外灘》,應啟明表示國家地理頻道要求紀錄片的每一個敘述的細節,都要有真實的歷史文獻作為依據,所以,製作團隊在取財時同時對歷史的考證,這是他們的頭號挑戰,其次,如何在劇情表現和真實呈現,達到平衡,也是巨大的挑戰。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歷史影像,至今保存十分缺乏的。為了讓紀錄片的故事在影像上保持完整敘述,首次用電影手法來講述這段歷史,得以將此段極度缺乏歷史影像的時期,通過電影化的手法表現出來。
《透視內幕:上海外灘》從清朝末年,由洋人赫德開創了華人首個關稅制度、進而漸漸演變為金融商業中心,也陸續吸引了許多外國商人來此淘金,共同打造了上海輝煌、風華的時期,經過戰亂,上海從亞洲金融中心,演變成工業發展中心,而今上海外灘,卻是上海情侶們約會的最佳聖地,首部完整細數上海外灘萬種風貌、蒐羅最多珍貴史實圖檔、影音畫面的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,國家地理頻道9月30日(週日)晚上10點,將於台灣、香港、菲律賓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地同步全亞洲首播!

圖說: 上海外灘的絢麗夕照
上海夜景猶如東方明珠
上海高聳的摩登大樓直達天際線 繽紛璀璨的上海夜景 仍聞名於全世界!
上海外灘,儘管已不再是金融重鎮,保留舊建築,仍是外灘非常著名的特色